感觉统合与多动症
发表日期:2016-08-05    文章编辑:lphealth    浏览次数:
表现:

 

1.活动过度

这个表现大多开始于幼儿早期,进入小学后因受到限制,表现的更加明显。在婴儿期表现的极为活泼,常从摇篮里等往外爬,开始学走路时候喜欢以跑代走。看书不能集中,喜欢撕书,喜欢翻箱倒柜,弄得到处都是。进入小学后上课小动作不断,屁股在凳子上扭动,把书本涂的到处都是,手闲不住,总喜欢去碰去招惹别人,常发生争吵和打架。喜欢插嘴说话而引起大人的厌烦。

 

2.注意力集中困难

很容易受环境影响而分散注意,注意力时间短暂,在玩一些简单游戏都显得不专心,上课听讲时间短,作业时常听不清楚,做作业出现遗漏,倒置与错误,对于来自各个方面的刺激几乎都能反应,不能有效的将无关刺激过滤掉,导致专注力很差。常见症状。

 

3.情绪不稳,容易冲动任性

孩子由于缺乏克制能力,常对于一些不愉快的刺激做出过分的反应,甚至在冲动情绪下伤人或者破坏,他们想要什么非得立刻满足,情绪不稳,会无故的叫喊或者哄闹,无耐心,做事急匆匆。核心症状。

 

4.学习困难

其智力水平大都正常或者接近正常。但由于以上原因造成孩子学习上的一些困难。部分儿童存在知觉活动障碍,如在临摹时,往往分不清主体与背景的关系,不能分析图形的组合,不能将图形各部分综合成一个整体,甚至分不清左右。前者属于综合分析障碍。他们还有诵读拼音 书写 或语音表达等方面的困难,他们常未经过认真思考就回答,认识不完整,也就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之一。

 

感觉统合训练
采取感统训练的方式进行干预多动症,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多动症孩子可以在感统训练中学习控制冲动和攻击行为,使他们听从指导,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当运动能力和感觉处于良好的状态时将会改善他们的过度活动。
 
 
 

家庭干预

明确行为,正确加以对待。不应该粗暴、歧视、责骂等,只会加重行为。

 

逐步矫正多动行为。不应该操之过急。

    让孩子多参加一些文体活动、社交活动,使其有机会宣泄过剩的精力。鼓励孩子的安静行为,口头表扬、鼓励等强化方法让孩子集中注意力。

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作息规律,充足睡眠。培养一心不二用的习惯,如吃饭不看电视,不迁就孩子的某些兴趣,如长时间看电视。

消除家中的紧张因素,协调家庭关系,缓和气氛,防止孩子心神不宁。规矩简单、明确。不宜制定过多的清规戒律。恰当对待。父母既不能歧视、责骂或打他们,也不能以“病”为借口去过分的迁就,使他们更加任性好斗。既要耐心的教育,又要严格的要求。父母要主动与学校老师保持经常的联系,互相反馈信息,共同促进孩子的病情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