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疫情的影响,原定于初八上班的同伴今天8:45就准时在zoom软件上详见,开启了过年后的第一次的分享,分享张老师给到大家的一封信……然后开启了我们一天的学习……现在把所有学习的经历分享给到大家……
1 第一天:2020年2月1日,8:45学习启动
2 每一位老师学习后的分享:
沈老师
2月1日上午上午1学习的身心感受分享给大家:
首先是大家各自对疫情感觉感受的分享。可能因为浙江是首先开启一级公共事物响应的,然后村镇家里都很看重这件事,包括家庭群里就各种信息轰炸。会有很多负面的消息,什么实际数量绝对不止呀,要封路屯粮呀这些。就会有很多恐慌和焦虑,就一直在刷新闻,没办法安心做自己的事情。特别是临近初八,就会很担心我们的小伙伴路上回来该怎么办。后来,看到张老师的分享之后,就会开始意识到,还有那么多人在负重前行,他们有些人可能年纪比我还要小。原来我也不再是羽翼下被保护的,我也可以用我的力量去帮助别人。,,特别在后来听其他老师的分享的时候,会有想到,恐慌焦虑是因为看了太多信息,太多大脑层面的思考,但是不去做,当我后来开始去做一些事情,甚至仅仅是家务都能让我更加宁静,更好的和家人沟通交流。。行动,更好的定睛当下。。现在要做的,是学习培养学习品质,老师说的对,有一个好的内在,才能更好地帮助别人,这是一个心理咨询师铠甲,如果没有这层铠甲,即使有武器,上战场也打不动敌人,会伤害到自己。再后来学习到,我们要处理的是在疫情结束后的三个月出现的应激后障碍,所以这段时间要打磨好自己,虽然我们很想贡献出力量去一线,但是真的临场的时候,问问自己,能上吗。后来做呼吸,感觉很喜悦,全身热乎乎的,感觉有很多力气,一点都不累。
2月1日上午2学习的身心感受分享给到大家:
1. 首先是生命状态图,讲到了“把自己摆正”,我就想到我每次有问题的时候,然后去找张老师,张老师都会让我先说一下自己的的感觉和感受,然后我发现很神奇的是每次当我自己觉察自己的感觉和感受的时候,就会有智慧的指引告诉我,其实我可以怎么做。所以首先我们要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哪里,不仅仅找到自己生命状态在哪里,还有不管在做任何事的时候都要有一个觉察,我此刻的感觉感受,我在哪里是什么状态。其次是对从问题到事情的学习,总教练讲了一个井水的故事,最后说如果是快乐的人不是正常人,没有人不可能没有问题。我们要学会接纳问题,也就是接纳无常,接纳世界万物都是变化的,就会容易把问题看作是事情,而当我们拒绝接纳的时候就会是问题,甚至会痛苦。2.随着觉察,接纳,我们来到生命现象图,不管我们喜不喜欢生命的电影也会继续放映,而我们要换的是我们电影的底片,底片就像是滤镜,我们带着丑化的滤镜看待这个世界,世界都是丑恶的,我们带着美颜的滤镜看看这个世界世界都是美好的。更换滤镜就是在更换内在价值观,更换我们看待问题的角度,而我们看待问题的角度不能一直盯着问题,而是要看着自己世界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当我们允许自己接纳自己的时候,才能够更加的接纳别人。3.生命漩涡图。总教练一开始的时候讲到,很多人在随地的吐漩涡,他们太满了。就让我想到在这次疫情爆发的时候,其实我们很多人的内在漩涡是很满的,大家在不停的刷着信息,很焦虑很恐慌,然后会想要去传播自己所看到的事情,发表着自己的言论,恐慌着焦虑的或者是攻击的。内在有漩涡是很正常的情况,而且是被接纳被允许的,但这种漩涡的话,我们不可以随便吐,而是要吐在合适的地方,选择自己找个地方去处理,或者说找到自己的督导老师,同辈督导或者说心理咨询师,把这种情绪漩涡给处理掉,而我们要面对别人的时候要选择正言和更多鼓励性的话,因为我们吐漩涡其实对这个事情发展是没有任何帮助的,我们一直在提出问题渲染恐慌,没办法解决问题,只有去给到别人正面积极的东西,才对这个事情的发展有更好的帮助。而当我们内在有漩涡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是昏睡的状态,昏睡的状态是看不到事实,看不到爱的,是透过漩涡给到我们的底片,去看到漩涡让我们看到的东西,而且会去证明自己的漩涡是对的,而导致越来越偏执,这个时候要有觉察,允许自己有漩涡并且处理他,之后要做的是去行动,而不是一直停留在大脑层面,停留在大脑层面,很容易又继续的陷入到漩涡,只有我们去做,去行动的时候才能够有力量。
2月1日下午3学习的身心感受分享给到大家:
下午主要学习的是精神文化地基,以前我会想,这个精神文化地基对我来说到底有什么用,我又不需要去创造这个地基,然后带领一个团队什么的,感觉自己还没到那个程度。游总教练说我们在一个地方不会排队,但是到另一个地方受到那边的文化氛围的影响,我们会在那里排队,我就想到了带入示范学习的氛围,我可以是文化地基去影响别人。包括第1部分是领袖的责任,以前我在想我不是领袖,后来意识到我是我生命的领袖,作为领袖的我,容易处在指责的或者自责的一个生命状态,在这种状态的时候,我应该想到的是我可以做什么。当意识到我可以做什么的时候,就会朝向目标,在朝向目标的时候,第2部分放下完美主义,我们要允许接纳自己,接纳别人,接纳我们底层会存在很多情绪漩涡,接纳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所以第3部分接受与接纳,我们要接受和接纳我在什么地方,我的团队在什么地方,能够带着问题和症状从a走到b。而当我们能够意识到在哪里的时候,在什么样的生命状态的时候,自己就是解答的一部分,也就是第4部分。就像当我感觉和感受此刻的身心状态的时候,自然而然地会启动智慧的指引能够有所解答。这时候要做到有资源就感谢资源,没有资源就学会创造资源,而不是去抱怨。第五部分没有抱怨的生命,抱怨是没有力量的,处在昏睡的状态陷入漩涡,看不到事实,对内自责,对外抱怨。要认识到抱怨是没有用的,因为我们自己是自己生命巴士的司机,再抱怨也是自己在开车,并且要知道不管这辆车谁上来谁下去都不能影响到自己,每个人的生命经历都是不一样的,不需要听别人的建议盲目从众。握紧方向盘的力量来自于不抱怨,当成自己的事业(第六部分)。第七点,把一切都当成是多的,一开始我很难理解,为什么这句话的背后隐藏意义是感恩,后来我有想到,这个世界本来是可以不用给我目前所拥有的,但是他给我了,给我的这一个是多的,我要为此而感到感恩,联系到了前面,有资源要感谢资源。第八个,过程智商正确分享,这主要讲的是一个情绪的过程,智商就是说当我们有漩涡的时候,漩涡的产生是必然的,是允许的,我们去产生漩涡并且处理这个漩涡,这个过程是有意义的,每个人都是有问题的,成长就是会有问题的,这是一个好事儿。但是当我们有漩涡的时候要学会怎么去分享,要正确的分享,要找到对的人就是往上分享而不是随地分享,我们如果有事情就要找到当事人去分享,这是一个情绪素养的培养。最后一个是提出问题的同时提出解答,我觉得这个做的最好的一点是玉老师,我每次去找玉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他都会马上提出解决的方案,包括嗯今天听到庞老师说他在另一个地方听到的一句名言是说当有问题而没有解决方法的时候,还不如不提出提出来,会有焦虑,影响工作,我想到,有问题不提出,并不是说我们没有看到这个问题,而是暂时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如果当我们又有解决方法的时候,提出这个问题才是有意义的,也不是说不提出问题了,是要积极思考解决方法,不然提出问题就会像是在抱怨容易陷入情绪漩涡。最后提出解决办法,还需要敞开自己,倾听更多的解决办法。
今天学习我觉得很开心,超级开心哈哈哈,因为在家里面14天,特别是到后面几天,我感觉真的挺无聊的,我发现人真的是社会性动物,看到大家和大家聊天真开心呀,没有发现自己原来这么爱学习爱工作,如果现在给我一个任务我想会很积极当做天大的事去做。虽然虽然今天学的还是生命状态图,生命现象图,生命漩涡图,生命事业,精神文化地基都是我们学过的,但是发现有很多盲点,以前没有注意过的,另一点就是我发现他们都能够一起串起来的,承上启下,自成体系。收获很大。
汤老师
2020年2月1日上午1学习分享汇总:
2月1日上午学习1的身心感受分享:
1.面对此次疫情,我的身心状态完全是害怕,不断的去注意疫情的确诊人数和死亡人数,害怕自己的所在区域确诊人数也会上升。
2.梦想和使命:我一开始没有想过我的梦想是什么,在开始来到乐培,我和大家一起聚餐,大家分享各自的生命事业是什么我完全没有头绪,我从那时起给自己下了个梦想就是,要有梦想。之后因为内在知识的缺乏,在带孩子的方面消耗了自己太多的能量,我知道我需要背负的使命就是提升自己的内在
3.为什么痛苦比幸福容易:因为人很容易逃避他们很难去察觉自己的幸福点,往往只能看到痛苦不能看到痛苦背后的爱。
2月1日上午2学习的身心感受分享给到大家:
自己在这次疫情处于什么生命状态,这是我从来都没有想到过的,因为我一直没有去察觉自己的状态,只知道自己很关心现在疫情的局势,什么时候才能控制住疫情,又什么时候研发出治疗肺炎的药,当身边会出现一些人去责怪武汉人,我才去觉察自己是否也是抵拒的状态和大家一样去责怪武汉人,这也是老师讲的把自己摆正,把自己摆正了才能去觉察自己的内在情绪。接下来也就是为什么生命现象图好比是电影院播放的电影,你要学会切换播放的影片,人一旦出现问题不去及时发现处理那么他就会一直处于问题当中,就像张老师所说的那样:今天你和你的伴侣吵架了,那么生病的是谁?一般的人往往会把矛头指向别人,他不会去接纳自己的错误点。所以怎么样去更换那就是接纳自己的缺点,觉察自身的内在,不被问题打扰。最后一个是生命的漩涡,生命的漩涡每个人都会有产生,因为它们是你的负面情绪,它们可以是大大小小的,但不管它们是大还是小它们都会影响人的一些行为,这也就是人处于昏睡状态,因为他们被情绪漩涡带走了。而觉醒是没有被漩涡抓走就是力量就是智慧,我们还要觉察什么样的爱什么样的事物在发现。
庞老师
2月1日上午上午1学习的身心感受分享给到大家:
1.呼吸:开始的时候会有点抗拒,身体比较僵硬,然后嘴巴也很干,还有在家里感觉会有点不自然,怕家人看到会觉得奇怪。但是后面随着接纳的情绪,让自己沉浸在里面,不想那么多身体就比较轻盈,浑身发热,整体就很愉快。
2.面对疫情我的身心反应。
首先我们这疫情不是特别严重,然后平时我比较宅,这次疫情我还比较可以适应。然后家里人对疫情也比较重视,我没有多做努力,他们就自己待在家里面。不过在这个过程中会有点懈怠,张老师的提醒犹如当头棒喝,后面我会尽快调整好状态进入工作中,虽然现在出行困难,但是我会努力尽快回到杭州
3.为什么痛苦比幸福更容易
个人认识分享;
痛苦意味着留在原地,一切都是熟悉的东西,而从痛苦到幸福的过程,充满了未知,一切都是有风险的,对于处在痛苦中的人来说,守在原地不会更糟,或者一切都在掌握之中,但是往前走这意味着世界变得不可控,情况可能更糟,他们会觉得自己没有更多可以失去的了
2月1日上午2学习的身心感受分享给到大家:
1.生命现象图:人生的影片一直都在放,我们没办法停止,但是我们可以更换我们的影片。这个是在说我们可以更换自己看待事物的角度,虽然很多时候问题依然存在,但是积极的态度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前进。举个例子,前几天我看了一个游戏视频,一个生存类的游戏,这个游戏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属性出生配置,然后那个主播就选择了一个超级超级低的配置,然后就在这样一个情况下,依然可以把这游戏玩的很开心。他把自己设置成一个很低很低的位置,然后他遇到的所有的困难对于他来说,只要打不死他对于他来说都是养料,其次,他还有一个高远清晰的目标,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不会着眼于自己所遇到的困难与问题,他只在乎自己想要什么,距离那个目标还有多远?每一次的困难他都能切实的把他当成成长的阶梯。我想总教练表达的也是这个,我们应当着眼于自己的目标,把我们所遇到的困难都当做我们应该承受的,从问题中学习
2.生命漩涡图
比较深的一个印象是,游总教练说道,当我们的案主回到家里时,他自己处在一个身心放松的状态,或者说他自己是正常的,但是身边的人都不正常的时候,他该怎么面对?觉得这个是我们需要去考虑去帮助案主处理面对的一个问题。
处在漩涡中的我们,总是只看到问题,失去了自己的目标,那么一方面我们会产生很多很多的负面情绪,另一方面没有方向的航行去哪里都是逆风。面对生命漩涡的时候,我们应当树立一个高远的目标,其次把我们的问题都当做我们必须去面对的,只是我们旅途中的一个景点,再加上我们脚踏实地的努力,我相信我们就可以更加坚定并且稳步向前。
3.生命状态图
首先我们看待向外界的态度与想法就是我们本身生命状态的投射,所以当我们对他人他物形成看法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觉察一下自己的状态。
然后我会发现,我自己在面对自己可以处理的事情的时候,会比较处于清醒的状态;然后当遇到自己难以处理的重大事情的时候,昏睡的状态可能更多一点。所以我们的清醒与昏睡状态的时候可能会因为我们面对的事情的不断切换,这中间就需要我们面对一个是我们处理外界事物的能力,另一个是我们处理自己情绪的能力。在我们让自己提升这两个能力的同时,让自己清醒的状态更加多一些,那生命就会更加的美好,积极。我们也就能更加有效率的实现自己的目标
2月1日下午3学习身心感受分享给到大家:
生命事业七大函数分享:
在我看来,精神文化地基的七个方面,其实是让我们最大程度地调动激发自己的潜力。在明白自己的属性,自己的天赋特质,然后找到自己的热爱,然后在学行传的道路上,这里基本上可以发挥一个人做事情的全部潜力和最大程度的学习效率,然后接着是,财富的学校,灵魂团队身心灵,还有灵魂使命;这里其实是让我们与社会接轨,学会与他人合作,为社会做贡献,让我们走得更长远。
生命事业的七大函数,让我们的生命变得非常的和谐统一,没有内耗。今天的学习让我更进一步的了解了生命事业七大函数的智慧,相信通过我的实践和努力,它一定可以给我带来切实的帮助。
精神文化地基:
精神文化地基是企业或者团队在成长运作的时候需要借鉴和学习的。
1.领袖的责任,要求我们在企业里把自己当成一个领袖,把自己当成企业的主人公。我记得有一个著名的企业家,他非常强调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如果员工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会激发巨大的创造力和工作效率,那么这个企业一定会往良性的发展。相反,如果员工把自己的工作仅仅当做是一份养家糊口的差事,那么必定会消极怠工,这个工作80分就可以了,绝对不让自己超过81分,那么这个企业一定会走下坡路。
2.放下完美主义,接受与接纳。企业的运行不是一个人可以做的,一定会有分工合作,中间一定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矛盾摩擦,企业一定是带着问题前行,完美主义只会让企业步履蹒跚,唯有接受接纳。
3.自己是解答的一部分,没有抱怨的生命。听那些经常抱怨的人,他们会说各种各样的问题,外界和自己,可能问题确实存在,他们说的都对,但是为什么抱怨不可取?就是因为,第一,老是盯着问题我们就看不到了目标;第二,老是盯着问题,会让我们产生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会影响我们的创造力和工作效率;第三,有些问题不可解决,或者说当下不可解决,我们只能带着问题前行,也即有些问题可能并不是问题。我们只能接受他,然后看到事物其他积极的方面继续前行。最后,最重要的是我们要让自己保持在一个高创造力,高工作效率的状态里,不管问题是多是少。团队成员,可以明白这一点非常重要。
4.把一切当做多的,当成自己的生命事业,过程智商正确分享。这些对于团队来说,让团队成员更加的踏实,内耗更少,这是一种团体智慧。
我相信,如果哪一个企业可以做到,总教练说的这精神文化地基的几个方面,那么这个企业一定是战斗力超强。
今天的收获是,把以往学过的这些知识过了一遍,发现依然有新的东西可以学到,并且更加清晰,好像现在读到的才是它的精髓,也许有更多的东西值得去思考。尤其今天下午说的,生命事业七大函数以个人的角度诠释,精神文化地基以企业的角度诠释,什么是最棒的状态,我觉得对于目前的我来说受益匪浅!我会努力让自己也进入这种状态。
丁老师
2月1日上午上午1学习的身心感受分享给到大家:
刚刚的呼吸练习我本来是有点冷的,并且刚开始呼吸进入的空气也是凉凉的,嘴巴很干,但是做着做着就热起来了,腹部和手部有点麻,然后呼入的空气也变热了。并且对自己的状态有了更多的觉知,觉得自己的抗拒减少了,又有了更多的接纳,疫情不是一个窝在家里的借口,不是一个逃避面对,也不是一个阻断自己迈向幸福的事情,而是这个时候更应该觉察自己,知道自己的恐惧,在响应国家号召的同时,也要记住自己的使命,不忘记自己的梦想。
2月1日上午2学习的身心感受分享给大家:
一上午又重新温习了游教练的视频。游教练说他曾经不相信人可以来到完全的自由状态,人生来就是问题和痛苦的,后来他来到了,他相信了。我曾经也听了那么多先辈的话,成年人哪有容易的?都是一边摸索,一边痛苦着,但还是要生活。这话和人是问题和痛苦没什么分别,我没有看到要生活,却相信成年人没有容易的。当有问题来到时,更加验证了这句话,一遍一遍让我相信了人生就是充满痛苦的。
不过,我的内心是相信自在的,既然有人可以来到那种自由状态,那么它一定是存在的。似乎人生又进了一步,如果有一些倒退,那也是正常的,如果我来到自己的漩涡中时,我可以再看一看自己写过的东西!因为自己写的东西自己理解最深刻。
我曾经过于在乎别人的看法,或许我的分享也带着别人的气息,我决定改变这一点。我无法真正的享受人生,每一刻似乎都为了下一刻而活。我不知道自己在担忧什么,因为下一秒我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但是我就是担忧,我时刻恐惧着,不能放松下来。
我在思考为什么我不能独立自主的学习,需要别人的带领。我的人生影片里有一张是人生就是用来享乐的,如果人生活的都不能轻松快乐那还有什么意义。我的影片或许没有错,只是我在通往这个目标的方式错了,学习要享受,每一刻都在享受,我的大脑充斥了过多的东西,我以为自己进步了,却没有再放松下来。工作也是一种享乐,关系也是一种享乐,问题出现是一种滋养,恐惧带不来滋养,看到问题带来的爱,自己心中带有那么一点点爱都可以翻转影片,我自己有了答案。
2月1日下午3学习的身心感受分享给到大家:
今天的学习过程和结束以后都挺轻松的。我一直追求的这种轻松感。
今天在学习生命事业图时,我没有那么大的感悟,这意味着我对于自己关注更多。
学习精神文化地基时我有过更多的思考,就更容易进入和理解。第八点正确分享里提到的,不要把自己的漩涡随意向别人释放,这和随地大小便没有什么区别。要向对的人,即自己上阶的人或当事人去沟通。这是我很少做的事情,我很想知道我不敢向当事人或上阶沟通的原因。我一向都是向朋友和家人分享,他们有时会说是我原因,我还指责他们不懂我,其实这就是一片鹅毛成了一只鹅。这就是要向正确的人在正确的时间地点分享的重要性,不过需要很大的勇气。
另外对于领袖责任和放下完美主义方面,反思自己并不是把自己当成受害者,一味的责怪自己并且内疚,也是一种”甩手掌柜”,推卸责任。这时候要想自己可以做点什么让情境不一样。
最后,学习到了两种心理危机干预技术,一种蝴蝶式拥抱,让双手像蝴蝶一样叠放于胸口或从后方环绕抱住需要干预的人,轻轻拍打,轻念细语给予支持。二是着陆技术,心理危机出现时,触摸周围物体,感受它们的温度,湿度,软硬度,或者叫出周围物体的名字,转移注意力。还可以采用双脚踩稳大地,感受此刻的身体的稳定的方法,回到当下身体状态,再者可以想象疫情结束最想做的事情等等方法。
今天这样的学习方式接受起来更自然,放松。
感谢!
乐培心理,擅长一对一,专业感统训练、专业视听觉注意训练,专业语言训练,专业情绪素养训练、专业行为功能分析矫正训练……专家领航,专业测评评估,为孩子量身定制的课程,定期召开教研活动针对孩子情况实时进行调整……师资定期培训提升……全面提升儿童感统、注意、语言、记忆、思维、想象、学习等能力;打造一位情绪稳定、社交正性积极的有学习能力孩子……
每月定期开启【读懂情绪 读懂孩子】公益团体心理辅导课程,培养家长系统读懂孩子的情绪、行为、人际关系、疾病的能力……给到孩子充沛的归属感,就是给到孩子最深层次的爱和幸福
每周六/日开启【阅见读书会】,让更多的家庭加入到学习,成长为彼此守护型的学习型的家庭,为孩子健康成长全方位铺垫……
每日开启【喜悦呼吸】,让乐培的每一个孩子和家庭学会正确地呼吸,每天一饱满、敞开和连贯的呼吸模式去生活……让我们有积极稳定情绪,良好的情绪素养……
2020年全面启动【入学成熟水平测试和训练】,组建6人团队课程,为孩子的入学成熟水平1 视知觉训练;2 听知觉训练;3 感觉统合和运用协调能力训练;4 知觉转换训练;5 数学思维能力训练;6语言沟通能力训练;7 社交能力训练;8 学习品质打造。欢迎有需要的您到专业的机构训练提升孩子的入学成熟水平
让每个孩子可以有尊严的学习和生活是乐培心理的核心理念……
课程咨询与联系
嘉汇:0571-85135090;杭州市下城区朝晖路179号嘉汇商务大厦1101室
滨江:0571-88922897;杭州市滨江区新联路20号2楼乐培心理咨询室A
手机:13386508065(同微信)
如果您喜欢这样的团体,可以来乐培工作……前提是无条件服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