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12日,8:45学习启动
发表日期:2020-03-04    文章编辑:lphealth    浏览次数:
 

乐培心理2020线上学习第二周

2月12日

8:45-9:15

宣誓+暖身

9:15-12:15

DTT四要素

12:15-13:15

休息+书写/分享身心感受

13:15-16:00

家庭系统排列3

16:00-17:00

群里分享学习所得

上午学习后有感分享

老师:发指令的原则:

指令前先抓住注意力;指令清晰准确简洁;适合孩子的能力范围;还不会时一致性;会了之后泛化指令,要有变化,(从简单指令---到生活化指令,比如:这样做----和老师做一样的);指令有效性,避免指令重复;

问题1:如果孩子不配合-----思考:是能力做不到的问题还是习惯性抵触的情绪问题?以此类推到成人,人们在带有情绪或者抵抗情绪的时候,是不会有很积极去做事情的,就像案主来到身边,我们第一应该考虑的是对方的情绪和关系处理,而不是能力问题,有可能将情绪、关系问题解决了,事情就解决了,如果一开始就把眼光偏离在质疑能力和能力的提升训练上,可能会错过解决根本的情绪问题,治标不治本或者收效甚微,所以思考问题的时候要全面和深入一点,不能片面停留在质疑能力而忽略根本的情绪和关系。和之前学的技术讲到的一样,先处理关系(关系下的情绪),再处理事情,这一点很好用,适用于孩子和成人,面对孩子,孩子也是案主,一些咨询技术也可以用到孩子身上来,孩子身上使用的技巧,也可以泛化到成人技术,很多技术是相通的。面对家长反馈的焦虑和急躁,可以到此为止就好,不迁移到孩子的课程中,课程还是按照科学教学来。

问题2:寻求关注,能力低的孩子,可以先互动,感到兴趣,从低的项目开始做,每次作对了就给奖励,给表扬,增加更多的成功体验(好的感觉)、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反应的标准要:预先确定;要前后一致;要在会了以后有所提升变化。

正确反应当中,附带了一些问题行为:比如:和老师打招呼的时候,很用力冲上去抱住老师,用力过大,也算错误反应,需要纠正一下。

孩子的预期反应:没有指令的时候,孩子自己做,不能判定孩子会了这个技能。

问题1:猜想式反应如何应对?有猜想式反应的时候,长时间没有反应,要辅助吗?辅助的话会不会强化孩子的猜想式持续进行?-------猜想式反应的根本问题是对知识点不够熟练,可以对单独的某个知识点继续巩固练习,比如,123456区辨,678不同时出现,当某个知识点反复1个月还固着在那里没有掌握的话,可以先放一放,更换可以快速进步的点进行教学。和家长的沟通

问题2:自信心不足,其实可以说对的,但会跟着别人说错。关于对错的判断不足,抗干扰能力不足。可以画5个圆圈,背后写3,问他对不对。训练关于对错的判断。

问题3:可以对孩子严厉,但是不能对孩子情绪爆发大吼大叫,会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

示范:把指令内容,做给孩子看,前提是孩子具备模仿能力。

对话的视觉辅助:和列举类似,例如:让孩子说出在幼儿园做了什么,水果有哪些?

视觉辅助:借助一些可视的图片、文字进行提示。

例如:幼儿园,会有很多洗手、刷牙的步骤的图画,也算是视觉辅助。让孩子看到图片、文字时候,能够理解应该做什么。

部分语言辅助:提示一个字、特征形容词描述

老师

1.指令,指令前需要把孩子的注意力先拉回来,下的指令要清晰、简洁、准确,要和孩子听词汇理解能力匹配,和孩子能不能做到的能力匹配。指令需要一致性,不能在孩子没有熟练之前随意换指令,等孩子理解之后开始变化指令,从操作化的指令变成生活化的指令。避免重复指令实现有效性。

2.反应,反应时间大概在3-5秒,反应标准需要预先确定,前后一致,孩子慢慢会有变化。反应结果会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容易出现下列情况,不正确反应,无反应,正确反应中附带其他行为(重点,难点)。

3.结果,教导者对孩子反应给予反馈,要做到及时和有效,教导者给予的结果是要有影响力的,并且灵活地使用强化物。我们需要做到:标准确定坚定不移。允许孩子有自我矫正的过程。他可能会出现猜想式反应,或者出现自信心不足的情况,这些都是孩子其实还没有充分的掌握,能力还不够,需要继续的练习。确保预知行为出现时得到充分的强化,注意孩子预期的反应。

我们可以给孩子辅助,辅助要出现在错误反应之前,可以出现在指令前,反应前和反应内辅助。可以分为全身体辅助,部分身体辅助,示范,视觉辅助,语言辅助和指令内辅助。ps,给孩子说,真棒,你做对了的时候需要看着孩子的眼睛,让孩子感觉到被看到的力量。

(文静)老师:

DTT有指令、反应、结果、停顿。在指令环节,注意的是下指令时先抓住孩子注意力,指令清晰准确简洁,和孩子的能力相匹配,指令具有一致性,当孩子对指令熟悉之后可以有适当变化,在给孩子下指令时避免重复指令,以免指令无效。在抓住孩子注意力方面,最好的办法就是教学过程中和孩子一起互动,当我们全身心投入,和孩子一起做项目,孩子的参与感也会更强烈,对于项目投入的热情也会更多,注意力也会更好,这样我们下指令时孩子的配合度也会更高。在反应环节,当我们给孩子下指令之后,一般给孩子3-5秒的反应时间,可以根据孩子的反应时和肢体动作做适当的调整。当孩子做出正确反应时及时给孩子正强化,在孩子反应的过程中如果孩子起初做了错误反应但是在我们给出结果前孩子自己调整正确了,那么我们要允许孩子自我矫正。如果孩子是看了我们的反应才调整自己的答案,这是孩子的猜想式反应,不属于自我矫正,这个时候可以分析一下究竟是孩子自信心不足还是对所学的内容不熟悉等,可以根据对孩子的了解做一些调整。在结果环节,给的结果一定要有效,而且强化物要灵活运用,根据孩子的能力和需求调整强化物。辅助在孩子出现错误反应前的各个阶段都可以。辅助有全身体辅助、部分身体辅助、示范、视觉辅助、语言辅助、指令内辅助。根据孩子的能力变化调整辅助的程度。

对我来说,学习确实带给了我很多变化,我记得我刚带孩子时,我的经验不够,储备的知识量也不够,会不知道该怎么办,当我去学习去看书,向其她老师请教经验,会容易很多。回想起刚带孩子时的我和现在的我,发现自己真的改变了很多,当初懵里懵懂,现在虽然还做不到很好,但是至少知道该怎么上课,怎么应对孩子的问题至少孩子是配合我愿意做项目。因为尝到了学习的甜处,会更愿意学。

(路)老师:

DTT四要素训练】

1.指令:遵循的原则

2.反应:反应时间、反应标准、反应结果

3.结果:遵循原则(及时、有效、灵活运用强化物)

4.停顿:

5.辅助:辅助分类(全身体、部分身体辅助、示范、视觉辅助、语言辅助、指令内辅助……)

6.强化

收获: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时刻在觉察,如果是我再讲,我可以这样面面俱到吗,如果要举例我可以举例完全吗……不仅仅是对单个知识点的再学习,还是对知识体系的认识……

老师:DTT四要素:指令反应结果停顿。

孩子在下指令时出现抗拒:可能是因为能力不够或者是对这个项目有抵触情绪。嗯,这个时候呢,我们要先处理孩子的抵触情绪,让孩子对这个项目本身没有抵触。然后我们再去做能力上的培养。

然后在当我们去给孩子加任务量的时候,孩子会出现抵触。我们可以使用正强化的方式给孩子设定一个目标,然后如果说它超过自己的目标的话就给他奖励,然后还可以设置具体的奖励等级,比如说超过五个怎么样啊?超过十个怎么样?这样去促进孩子的积极性。

然后做任务时要与孩子保持情绪上的同步,不能,孩子在旁边要做运动时候你在旁边啊休息或者说是没有情绪,这样孩子会感觉很累

反应:反应时间过长的时候,去确定孩子哪方面出了问题,是孩子注意力不在,而是他的能力不够。

然后还要注意在孩子出现预期行为时能够及时给予充分强化,注意孩子的预期反映,然后我们还要允许孩子的自我矫正的一个过程。

结果。结果要及时有效,教导者给予的结果具有影响力,然后我们要注意可以灵活的使用强化物,在使用强化物的时候要注意区分强化物的强度。明确强化物的等级。

老师:今天学习了DTT的过程和辅助的类型。

关于指令的原则:想到本来在给孩子上课时候,经常会出现重复指令,这样会导致恶性循环,就是下一次发放指令的时候,我可能也要发放好几次,他才能够嗯听从指令。我现在需要做的改变,就是在指令发出之后,在没有完成指定的时候要及时反馈。指令要清晰简洁和准确,这一点也感受比较深,在拍视频的时候玉老师就提到了这一点,所以我反复确认了,我当时应该说什么话比较合适,然后有太多多余的话语,确保孩子可以接受到信息。

反应:感受比较深的,就是我们确定了我们需要的反应,要前后一致,在实施的过程中,我经常会发生妥协,当孩子无法完成反应的时候,这个时候我需要考虑的是降低标准,符合孩子的能力。

结果:这个感受比较深的是在拍视频的时候,我们在给予结果时要告知孩子所做的内容,比如说“某某拍手了”,而不是说“你做对了”。

辅助出现在错误反应前,出现了错误反应就不再辅助。

在示范的时候不要说话,只要去把孩子注意力,本来我自己在做示范的时候就会边说话边做,还有一个视觉辅助中锐报总数的辅助,带潇潇的时候,她就一直学不会报总数,然后没有给她给予及时的辅助,不过今天学习了可以在以后的教学中使用。

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是一点点走向细节的过程,只有把细节一点一点的搞清楚了,才能更加坚定的做好这份工作。

其实上课过程中一直在想过去上课时遇到的问题,只是自己一遍遍得给出了答案,或者发现其实是情绪问题,行为问题,或者配合问题。

(晶晶)老师:

1.DTT四要素:指令反应 结果停顿

DTT回合训练的过程是从老师发出指令,等待孩子做出反应,然后老师再给到结果反馈,停顿。之后再进入下一个回合。在DTT的整个回合过程中,辅助和强化必不可少。

1)指令:老师在下达指令的过程中需要先抓住孩子的注意力,不同的孩子可能需要不同的方式方法。同时指令要清晰,明确,简洁;指令的内容要符合孩子的实际能力,才能让孩子听得懂;一般在新项目的教学中,指令要具有一致性;后期孩子对指令比较熟悉的之后要开始有变化,要从桌面上的语言逐渐转化到生活化的用词,更利于指令的泛化;还有,避免重复指令,保证指令的有效性。

2)反应:

反应的标准要预先确定,前后要有一致性,但是对于不同的项目要有不同的反应标准。作为老师要尽可能避免因为自身情绪问题导致反应标准的不稳定。

3)结果:

结果的反馈要及时有效,对于强化物的使用也要灵活。

4)辅助有多种方式:有身体的辅助(全身体辅助和半身体辅助),示范(对孩子的模仿能力是有一定要求的),视觉辅助(需要孩子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以及语言辅助,指令内的辅助等。

收获:我们在做DTT教学的过程中,对孩子本身能力的把握是个大前提,只有知道孩子的能力水平才能在教学项目的设计上,指令的运用以及辅助方式的选择上适合孩子,才能更好地让教学进行下去。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特性,很多时候要因人而异,灵活应对。知识的学习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大的框架和理论的依托但具体怎么实施还是要根据孩子和具体的情况。

老师:DTT四要素:指令反应结果停顿。

指令:1.发指令前要先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可以是互动也可以直接呼名,只有孩子注意到你,你发出的指令,他能去接收到。2.指令要清晰准确简洁,不要多一些毫无意义的话和字词。3.指令要适合孩子的能力范围,词汇使用是符合孩子的能力,能实现教导者所期待的反应。4.指令具有一致性,不要对于同一件事今天是这个指令明天就换一个。5.指令要有变化。6.避免重复指令宏观指令的有效性。最多不要超过两次。

反应:听到指令后做出某个行为过程,反应时间是三到五秒,反应标准:反应结果也会呈现两个反应,一个是正确的,一个是错误的。

结果:教导者对孩子的反应给予反馈。结果要及时有效,教导者给予的结果是要有影响力的,灵活的运用强化物。

在整个教学中,如果对一个孩子能力比较弱的,我们可以运用辅助,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辅助我们用在指令前反应前反应内。

收获:对于整个教学我们要去觉察自己,要灵活的去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对于孩子不要一味觉得表面他学到了就好了,我们要去深层的去影响他,不要不及时觉察自己的情绪,造成孩子的第二次伤害。

老师:对于指令,反应,结果,停顿有了更多的认知

1 指令在下达指令前,要注意孩子的注意力在不在我身上,或者在不在教学活动上。因为我的孩子,他大部分的注意力都是在小汽车或者在沙盘教室。虽然他人不在沙盘教室,但是他会不断的提出要求,说要去沙盘教室,这个时候我可以把沙盘教室当成他的强化物,或者负强化。并且在吸引注意力上面,可以先和他进行互动。让他觉得老师或者上课是有意思的,并且从简单的项目做起。指定要具有一致性,在他学新的东西之前,不要急于给他更换指令,或者急于提升他的能力。如果孩子的注意力不在,会导致指令失效的问题。

2 反应我的孩子他对于自己会的内容,其实反应时间是很快的,并且不需要辅助就可以完成。对于他不会的那种,它会有很多的问题行为。这个时候我要先定个反应标准,对于他困难的问题反应时间给予延长,并定期观察记录。

3 结果对于孩子的正确反应要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正言,也就是给予很多的正向强化。

对于错误的反应,可以不予进行负向的强化。如果他是正确的反应但附带其他的问题行为,可以给予辅助等方式让他的反应与期望反映一致。

4 辅助时间是在孩子做出错误反应之前,辅助的作用是为了让孩子完成任务,完成期望的标准,并且让孩子在学习中的体验更好。在很多方面可以给到孩子辅助,比如在教孩子认字。数字的区辩,感统,配对,对话,可以采用眼神,手势,图片,语言,身体等方式进行。

(盱晴)老师:上午学习分享DTT4+2)基本四步骤

1.指令:能让孩子注意到,让孩子听懂,对于小小孩字越少越好,比如把地上的东西捡起来,指令一个字“捡”就可以

2.反应:根据孩子的特征和能力,结合指令难度确定反应时间

3.结果:错误的反应要平和地给予结果,可以不马上纠正。正确的反应大声地给予结果反馈结合强化物,并描述孩子的正确行为

4.停顿:在密集扩展区辨时尤其注意每个回合之间有间隔

辅助:全身体、部分身体辅助、示范、视觉辅助、语言辅助、指令内辅助。尽力保证0错误教学。

如果把我们的教学比作是一场旅程,DTT四个基本的环节就相当于往前迈出最小的一步。就是整个教学计划的最小单元。如果一级台阶对孩子来说太高,我们就需要把它分成更小的台阶,帮助孩子往上走,这就是辅助。强化就是我们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往前走。

下午学习后有感分享

老师:

1.强化选择的时间,要看孩子的注意力转换怎么样,如果孩子很容易忘记一开始选择的强化项目,可以在孩子指令结果后再问他。

2.给予强化的时候,需要同时描述目标行为,让孩子知道是做了什么才会有鼓励,这是经常会忘记的但很重要的点。

3.情绪模式可以分为原始情绪,替代情绪,承接情绪和超越情绪。我很想分享关于替代和原始情绪的理解。就像我前两天做的个案,虽然已经知道大脑层面体验到的不耐烦和愤怒是是童年期的愤怒,以为已经找到源头的需要。但通过探索,发现其实背后的原始情绪是委屈,就是因为这种原始情绪的不断压抑,才会变成愤怒的表达。因为童年期向父母索取关注没有,而长大了之后变相的用愤怒的不耐烦的方式去表达。这时候通过对愤怒情绪的扩张和表达,能够发现背后的原始情绪,然后把原始情绪真正充分的表达出来,不让他停留在原始情绪当中,自然而然的案主就能够看到背后的爱。从而来到超越回归到当下,能够看到事实如是的爱才可以来到超越情绪,能够正常的面对案主的遇到的问题。

4.起承转合深耕。对我比较深刻的是“起”这部分,可能从不会到稍微有点感觉,练习有点多吧。这部分是在理清议题,跟案主达成共识。最直接关系到咨询整个基调在哪里,最后的效果能不能让案主满意,以及有序案主会不会再来。特别像我们这种新手咨询师,如果前面没有理清楚议题。就像如果碰到一个孩子,我们连他的问题都没有弄清楚,到底是不是问题行为,我们要不要对他做行为干预都不知道的话,后面几趴就走不下去了。开头没有定好的话,后面就很容易被案主带走,而且整个过程都是混乱的无序的。

5.转的过程。其实就是要看到爱在哪里,我之前都没办法看到爱在哪里,后来发现当我们的技术水平还不到的时候,但是我们内心如果处理过这方面的功课,也可以帮案主转。就像前两天我对希望被看到这个功课,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之后,在跟我爸爸聊天的过程中就帮助我爸爸转了一下,因为他作为家里的老二,其实也有很大的希望被看到的功课,所以带着愤怒。当时唯一的缺陷就是因为他是我爸爸,他觉得在我面前很难去流淌他的情绪,我就让他通过不断的讲述事情说出来,把情绪流淌出来,在和他讲让他看到背后的爱,他后来心情就很开心的走了。所以我觉得最重要的解决之道是要看到爱在哪里。

(晶晶)老师:

1.DTT—强化

强化物的种类有很多种,有可食用的强化物,比如吃的东西;感官的强化物,有形的强化物,活动以及社会性强化物(夸奖等)。

作为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观察,直接询问,评估和培养的方法来给孩子选择强化物。在强化的时候也要注意技巧:强化要及时,在社会强化中尤其要注意语言和语气;强化的同时要描述目标行为,把要强化的行为和强化物的给予之间建立因果关系;多样化及开发新的强化物;强化的时候不要有附加条件,要在后期逐渐降低强化的频率,但社会性的强化一直都要有;对于不同的行为选择不同的强化物,区别强化等。

2.情绪模式

情绪分为原始情绪,替代情绪,承接情绪和超越情绪,不同的情绪有不同的特点,也相应的不同的处理方式。原始情绪就是最本能的情绪,开心,生气等。可以适当的表达出来;替代情绪是一种派生情绪,像恼羞成怒;对于替代情绪要叫停,觉察。承接的情绪是承接了来自于父母或者系统中的情绪;需要找到源头,解除认同,给到尊重,和解。超越情绪则是道和灵性层面的一种情绪。

3.排列的四大步骤和五大法则

四大步骤是起承转合,起就是和案主建立关系,理清问题,收集相关信息从而确立议题的过程,然后就是起的阶段:选择代表,探索案主背后的系统动力,揭露事实真相;转就是让案主亲自上场面对,运用转化的技法使案主的生命朝向生命的五大法则;最后就是合,个案的收尾部分,从身心层面再次回到大脑层面,给到建议和功课。

在整个起承转合的过程中,作为排列师都要时刻保持觉察,记着心中五要问,起之前要问是否开始,是否准备好自己负起责任,承和转的时候要时刻觉得从哪里切入和询问爱在哪里,引领案主看到事实真相以及转的时候要问如何表达爱,最后当排列遇到卡口,案主不敞开时等是否该结束。只有在心中时刻保持觉察,才能真正地引领案主。

4.家族系统排列之前的准备工作也必不可少,要询问家族系统中的相关信息,家中是否有人早逝,年幼时双亲是否有人过世,流畅堕胎,重大疾病,是否有夭折被送走的情况,家庭秘密,犯罪事件等等。

5.系统排列的效用如何呈现

在人的层面上,就是要用成熟的爱去爱这个系统,不盲目追随;在系统的层面就是要让系统朝向生命的五大法则以及道的层面上,领悟生命的奥妙,遵循大道和爱的法则。

收获:在真正做个案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卡口,找不清议题,看到事实真相但是又转化不了等等,转化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是实际在转的过程中更多时候都是懵的,我们学的很多知识也都停留在大脑层面,只有我们自己把这些理论内容更加深刻地印在我们的内心里时,才能在使用的时候变得更有力量,真正以生命影响生命。

老师:

情绪模式:

原始情绪---亲身经历的事件产生的本能情绪----与事件性质一致,事情过后便消失,不会重复-----到达原始情绪后,应令对方充分表达,但不停留在情绪中。

替代/派生情绪----原始情绪的压抑而来;童年向父母索取的变相表达;创伤的掩饰;---表现夸张----叫停、觉察、稍微表达再面对原始情绪

承接情绪----承接父母的情绪;承接某些未曾谋面的亲人的情绪;承接家庭系统里未尽的情绪----难以觉察到的,发生时感觉莫名其妙的-----找到源头,解除认同,尊重、和解、划清界限。临终关怀:处理未尽事宜中的未尽情绪。当我们和父母的关系中断或者切断的时候,就会感觉到无力,所以当你感到无力的时候,可以思考一下和父母的关系,去做和父母的功课。

超越情绪-----回到系统中的位置,专注定静下来,沉静且觉时,就能产生超越情绪。-----是一种超然的情绪,没有情绪的情绪----常锻炼超越情绪,可以唤醒内在的灵性良知----个案中通常涉及战争,可以放《龙的传人》音乐。

排列时需要审问自己的5个问题:是否开始排列?解决之道从哪里切入;爱在哪里;如何表达爱;(找到牵连纠葛,认同,解除)是否要中断排列;

起:要考虑的问题:案主愿意自己负起责任,会认真做好准备,会非常渴望但很谨慎紧张的可以做。否则不需要起。

承:解决之道从哪里切入?从个人生命经历层面-----家族系统动力层面-----社会集体动力层面-----大自然系统纠葛动力方面,找到牵连纠葛,这个牵连纠葛认同就是问题的切入点。同时注意一点,一般先处理好现有生命经历的问题,是否有设计生死的重大创伤事件,事先处理。再往系统深的探索,一般先处理现有血缘家庭的功课,再处理原生家庭的功课,再处理增祖辈的功课。也可以根据现场个案的排列情况,看哪边的动力更强,就先处理哪个方面的。

承:爱在哪里?

转:学会如何爱:制造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量是共同运作的,都是隐藏在爱的后面,介入技术模块。

合:个案何时结束。

系统排列如何发生效用?----改变人们看问题的方法,具有系统观,帮助系统朝向5大法则,遵循大道的规律和爱的法则,学会如何爱,如何活。

尊重事实真相:尊重伴侣背后的父母,因为TA的父母,比你更早来到TA的生命当中。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父母祝福的婚姻,唯有这样的婚姻才能不破裂。

老师:

DTT的强化:

今天学习之后有一个很深刻的印象就是最为老师的参与度,我们更加细心全面得了解孩子,这样我们就会找到更加适合的强化物,也会发现适合的时机和匹配程度;在强化时需要给到孩子注意力,让孩子感受到他得到了奖励和认可;在社会强化上也是,需要孩子可以感受到夸奖,感受到认可。当然还有技术上需要注意的,及时,强化目标行为,兑现承诺,不附加条件,强化物归还,降低频率,表扬语言具体化等等。

情绪模式:

在表达感受的时候经常会使用到情绪词汇,通过今天的学习发现,你感受到的此刻的感受,可能是原始情绪下的替代情绪,比如由愤怒所产生的替代情绪无奈,对自己的情绪有了更好的察觉,替代情绪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可以不断重复且强度不减弱,让我想起以前我只要想起过去的一个经历就会马上产生悲伤情绪开始哭,当时的情绪就是一种替代情绪,而这个悲伤背后的是无助。承接情绪工作中接触到比较多,慢慢往前推,推着推着就会发现原来是承接情绪而不是自身产生的情绪。关于超越情绪我的想法就是在看到各种情绪的同时的情绪状态是平静,且是觉醒的,可以唤起灵性良知。

操作的四大步骤:

因为没有自己做过排列师,看过很多个案感受,转这个过程很难,在看到真相之后看到爱,从而从中获得力量,这个过程基本上是在排列师的引导下完成的,转折对于案主的可接纳度和充分感受到都是在排列师的语言和动作引导下的,而这个转化往往是将负面的情绪和认知转化成正面的爱,说的每一句话很重要,都会影响到案主此刻的感受。

五要问:

正确的开始和理智的结束都是对案主负责的做法。中间三个点其实就是个案操作过程中最重要的三个点,决定解决哪个层面的问题,在这个层面中爱在哪里,案主如何表达爱。如何找到层面,由现有人生经历开始,先是自己的小家庭,再走向后面的家族系统,有多个动力呈现的时候选择动力最大的。爱在哪里,问题的背后就是爱。表达爱,将情绪的能量转化成爱的能量。

准备工作:

排列中止有一个原因就是信息遗漏,所以前期的准备工作很重要,是对大家和自己的尊重。

效果产生:

三个层面,个人,带着系统观,带着爱成熟得去面对人事物;系统,遵守并整改系统的五大法则;道,遵循大道,从更加大的角度下认识生命,学习爱和生活。

(文静)老师:在强化物这块我有一点做得不是特别好,就是我带的一个孩子,有时候在拿回强化物时会有情绪,不愿意给我,今天听了玉老师的讲解,发现其实是我的原因,因为我没有给他做强化物的归还训练。这个是我以后在带孩子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到的。情绪分为原始情绪、替代情绪、承接情绪、超然情绪。原始情绪是我们最初的情绪,是什么就表现出什么。替代情绪就像我们原本是悲伤但是表现出来是愤怒。承接情绪是我们莫名其妙出现的情绪,这是因为我们承接了系统里的情绪。超然情绪我觉得有些像来到了核心真我层。临终关怀就是处理未尽事宜中的未竟情绪,在我们还有机会的时候,多和家人做功课,做联结,减少我们的未竟事宜,减少我们的承接情绪。

个案的过程要按照起承转合的步骤来,当按照步骤来了我的思路是清晰的,看个案的时候会相对容易能看懂,知道个案走到了哪。

排列师五要问中的解决之道从哪里切入,其中第一条是个人生命经历,从最先的生命经历开始处理,我突然想到了我的前半生,我的后半生,先处理前半生,再处理后半生。在做个案的时候,我发现有的时候我会急于来到转这一步,因为在承和转之间本来是顺其自然的过程,但是我好像做不了顺其自然,总觉得过于快。有的时候我做的是a,但是结果却是b,有的时候觉得像a又像b,犹豫不定。一方面是我学的还不够,学过的也还没内化,一方面是我技术还不熟练,这些都是我要继续努力的。

(盱晴)老师:

1四种情绪:原始情绪最真实的没有被处理过的情绪。派生情绪,一种是因为原始情绪不允许被表达。另一种是幼年得到父母的爱比较匮乏,他对父母爱的渴望,就会投射到其他人身上,这个时候的委屈或者愤怒就是派生情绪。承接情绪是从案主现有生命经历无法解释的一些情绪。这不是你的错,这本书上用了表观遗传学来解释这种情绪的传递。超越情绪。我的理解就是当我们能够觉察到自己的情绪,觉察到自己的愤怒焦虑,这时候产生的情绪,可能就是超越情绪

2案主的新生家庭,原生家庭以及父母各自的原生家庭可能都有问题,他的祖辈也可能经历过一些战争或自然灾害,那么会有很多个因素同时影响这个案主。这时凭借咨询师大脑层面的判断,是非常武断的。我们需要根据现场的排列,根据代表的移动来寻找系统最大的动力所在。

3在探寻系统动力的时候,需要逐个加代表,不能同时把所有的代表都偷排列出来。先加入少量的代表,当代表移动停止,排列进入僵局的时候,再加入一两个代表,看一下场面的变化,这样就可以非常明确的看清楚每一个代表给整个场域带来的变化

(路)老师:

强化

1.强化物的种类:有可食用的强化物、感官的强化物、有形的强化物,活动、社会性强化物

2.选择强化物

观察、直接询问、评估、培养。

3.强化的技巧:

强化要及时、要注意语言和语气、强化时要描述具体行为,多样化及开发新的强化物、强化的时候不要有附加条件、逐渐降低强化的频率、社会性的强化一直都要有;对于不同的行为选择不同的强化物、区别强化、强化物的撤销……

2.情绪模式

2.1原始情绪:要表达出来

2.2替代情绪:叫停和觉察

2.3承接情绪:解除认同

2.4超越情绪:灵性良知

3.排列的四大步骤

3.1起:和案主建立关系,理清问题,收集相关信息从而确立议题的过程

3.2承:选择代表,探索案主背后的系统动力,揭露事实真相;

3.3转:运用转化的技法使案主的生命朝向生命的五大法则;最后就

3.4合:扣回主题,从身心层面再次回到大脑层面,给到建议和功课

4.五大问,

4.1是否开始,是否准备好自己负起责任

4.2从哪里切入

4.3爱在哪里

4.4如何表达爱

4.5否结束排列

只有在心中时刻保持觉察,才能真正地引领案主。

5.系统排列的效用如何呈现

5.1个人的层面,就是要用成熟的爱去爱这个系统,不盲目追随;

5.2系统的层面,就是要让系统朝向生命的五大法则以及道的层面上,领悟生命的奥妙,遵循大道和爱的法则。

收获:今天最感动的张老师说“我们一直走在爱的路上”……系统教会我感知力,教会我洞察力,教会我自制力……我学习谦卑尊敬,我学习接纳给予,我学习找到自己的位置上,我学习随时事实如是,看见爱,随时转化爱,表达爱……不明白的还有很多,但是我欣慰的是,我们一直走在爱的道路上……

老师:今天在讲情绪的时候,一直在想自己的情绪是属于哪一种的。以前我常常察觉不到自己的情绪,现在对于生气的情绪还不太能察觉的到,但是对于难过或委屈类型的情绪可以比较容易察觉到,比如在和别人相处的过程中,如果在我觉得对方的注意力没有在我们当下的关系中,我就可能会感到有一些低落,在头脑层面我能认知到这是我的内在有一个寻求关注的小孩,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今天在讲到替代情绪时提到童年期对父母索取的变相表达,感觉突然就接收到了,想到在我还只有1岁多的时候,因为家里造房子,没有空带我,所以经常把我放在一个小卖部里让其他人照看,这两天可能要给自己做个和父母能量链接的冥想。

老师:

关于DTT强化,我今天知道了不能按照孩子的年龄来规定给不给他实物强化,而是应该按照孩子的需求。他现在还在对食物和玩具有很浓厚的兴趣的阶段。应该适当满足他的需求。口头表扬时语音语调要夸张一点,要细化,点滴化,不断的强化好的行为。

对于情绪模式,操作四大步骤,排列师五问。学完感觉这三大核心概念是相互联系的,通过四大情绪模式的分析,可以促进对案主的家庭排列的解决之道的切入,如果是承接的家庭的情绪,那么就可以从家庭系统动机解决。操作四大模式和排列师五大问是穿插在一起的

一问:是否要开始这个排列?当已经确定案主是有强烈愿望想要解决问题并且对排列不排斥时便可以进行。

然后,起:和案主保持连接,这时候需要做足功课,问一问家中是否有去世,流产,堕胎,杀害等重大事件,为问题的切入做准备。同时和案主达成共识,我们一起来解决问题,一起看到事实真相,看到爱。此时自问:解决之道从哪里切入?优先考虑家中的重大事件的牵连纠葛。

承:切入之后问问自己,爱在哪里?由上次的赵路老师和沈老师的案例感觉到,情绪流淌之后,如果想继续转,就要看到爱在哪里,带领案主放下认同,回到自己的位置,勇敢的向前走。

转的时候即三问:爱在哪里,要如何表达?而在排列过程中也要时刻觉察案主的状态,如果案主对这次排列没有反应,则可以中断,即第五问。

我觉得让心理咨询可以进行下去最重要的是第二问,只有知道了问题症结以及和案主相关的核心人物才能把排列排出来,从而看到深层人物关系。而让问题最后得已解决最重要的是第四问,看到爱,转化表达爱的方式。

老师:DTT的四要素中,在结果上我们需要进行一个强化,强化是增加和维持这种行为。强化的物种类:可食用强化物,感官强化物(拥抱),有形的强化物(玩具),活动强化物(拥抱),社会性强化物(言语表扬)

关于强化物的选择法:观察法,直接询问法,评估法,培养法。

强化技巧:1选择强化物的时间。

2.强化物的及时性。

3.强化的语言及语气。

4.强化的给予注意力。

5.强化同时描述目标行为。

6.判断准确。

7.多样性并开发新的强化物。

强化物需要跟在结果的后面。日常生活中限制强化物的给予,比如小朋友喜欢吃橘子在机构里给橘子当成他的强化物,而她回家就可以随时随地吃橘子,没有一个限制,所以它会造成回到机构重新树立规则。在强化物使用中匹配原则,兑现承诺,不要附和条件,区别强化,强化物的归还,强化频率要逐渐降低,对于大孩子我们还可以使用代币使用,然后代币使用的过程中,我们要用表格制定和孩子讲清楚,你完成项目可以得到对应的几颗星,几颗星又可以换对应的一样奖励。

关于强化我比较深受体会,因为对孩子做规则,我使用了可食强化物,起初还是有用,但我因为没有对强化物的频率逐渐降低,导致他的规则我一直建立不起来。

情绪模式:原始情绪,代替情绪(派生情绪)承接情绪,超越情绪。

原始情绪:也就是你打了我或者骂了我,我很生气。

代替情绪:比如我对这件事情很害怕,我不敢去尝试,然后你一定要尝试,然后我就会慢慢的从害怕变成了很生气。

承接情绪:一个人突然间就是很莫名其妙的生气,承接情绪我们可以在做家庭系统排列的个案里看到

超越情绪:当人们回到当下,回到自己的位置,觉察自己。

乐培心理,擅长一对一,专业感统训练、专业视听觉注意训练,专业语言训练,专业情绪素养训练、专业行为功能分析矫正训练……专家领航,专业测评评估,为孩子量身定制的课程,定期召开教研活动针对孩子情况实时进行调整……师资定期培训提升……全面提升儿童感统、注意、语言、记忆、思维、想象、学习等能力;打造一位情绪稳定、社交正性积极的有学习能力孩子……

每月定期开启【读懂情绪 读懂孩子】公益团体心理辅导课程,培养家长系统读懂孩子的情绪、行为、人际关系、疾病的能力……给到孩子充沛的归属感,就是给到孩子最深层次的爱和幸福

每周六/日开启【阅见读书会】,让更多的家庭加入到学习,成长为彼此守护型的学习型的家庭,为孩子健康成长全方位铺垫……

每日开启【喜悦呼吸】,让乐培的每一个孩子和家庭学会正确地呼吸,每天一饱满、敞开和连贯的呼吸模式去生活……让我们有积极稳定情绪,良好的情绪素养……

 

 让每个孩子可以有尊严的学习和生活是乐培心理的核心理念……

 

课程咨询与联系

嘉汇:0571-85135090;杭州市下城区朝晖路179号嘉汇商务大厦1101

滨江:0571-88922897;杭州市滨江区新联路202楼乐培心理咨询室A

手机:13386508065(同微信)


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联系作者